“谁建群谁负责”的新规出台之后,不知多少微信群有了半开玩笑半认真的群守则。从无人管理到规则之治,有时候需要铁与血,有时候却不过一句话的简单。
但是,在或是看看热闹、或是真心实意地感慨群主不易时,你脑海中是否曾经有过一闪念:我真的需要这么多群吗?
如果这个问题一时不知如何回答,那么我们可以将它分解一下:
你有多少个群?
你看多少个群?
你在多少个群发言?
有多少个群已经静音?
如果说社交媒体促进了我们对社会的理解,那也许是通过它所促成的争吵,前所未有的争吵。
是的,我们过去以为的全错了。
古典社会学秉持着这样的观点:冲突来源于误解,而交流能够消除误解。因此,交流越充分,社会越稳定,世界越和平。
据说,耶稣曾说过这样的话:赦免他们,因为他们所作的,他们不晓得。
两千年后,在互联网时代,社交媒体的“耶稣”马克·扎克伯格用新世界的表达重复了旧福音的观点:“Facebook的使命,是通过鼓励自我表达和交流,将世界变成一个更美好的地方。因为我们越多了解别人,就越会喜欢他们”。
但是,这不是新约的诞生。
2007年,哈佛大学的一项心理学研究得出了让人沮丧的结论:我们越了解别人,我们就越不喜欢他们。
原因看着挺有道理,我们和别人交流越充分,相比于发现别人和我们有多相似,反而更会注意到别人与我们有多不同。
这项研究的一个推论是:我们最喜欢陌生人的时候,是我们对他们所知最少的时候。这解释了一个问题,为什么有很多人能够轻易地表达对人类的好感,却发现自己很难喜欢上一个具体的人。这并不是因为伪善。
有多少次,你发现群里多了些让你大跌眼镜的话,而盯着屏幕再三确认,这些话竟然来自于你从未想过会这样说的人?
我们需要社交,为了工作与生活需要扩展交际圈,但来源于渴求交流的本能。它让我们不再寂寞。
但很多时候,正是通过交流发现自己与他人如此不同,反而带来了寂寞。
同事的孩子刚上幼儿园,她发现微信群里总少不了几个嘘寒问暖的家长。
368个字,仿佛是西游记里两名小妖精精细鬼、伶俐虫形象的完美再现。同事慌了。
直到一篇名为《家长群里的戏精们,你们够了!》的文章给了她温暖,告诉她并不孤单。
其实,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一个:我们是不是过度社交了?
这回,不是哈佛的心理学家,而是牛津的人类学者提出了一个定律:150法则。这个定律,也被以发现者的名字冠名为“邓巴数字”。
好的理论都是简洁的。150法则只说了一件事:人类的社交人数上限为150人。这150人又分为4层:5个最亲密的联系人位于我们社交圈的最里层,外一层是10个人,再向外的两层分别是35人和100人。超过这个数字,我们就无法维持有意义的社交关系。
这个理论作不作数,其实很好验证。只要回想朋友圈中哪怕有上千好友,肯通过回复、哪怕是点赞方式与你互动的,又有几人呢?
与其社交空转,不如自我了断。
所以,除了工作生活必需之外,加群这个东西应该是随缘的。缘起则聚,缘尽则散,群多不荣,群少不耻。
微信群,乃至各类社交媒体在日常中的高侵入度,并不是标志着玩转一个时代的勋章。
该删的删掉,该退的退掉。在做各种加法的时代,生活前所未有地需要断舍离。